情况
婆罗洲横跨赤道,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婆罗洲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岛屿,四面环海:西北面是中国海,北面是苏禄海,东面是西里伯斯海,西面是爪哇海,东南面是马卡萨海峡。包括邻近岛屿在内,婆罗洲的总面积为 75.5万平方公里。根据 2024 年的估计,加里曼丹五省的人口略高于 1700 万。沙巴人口为 360 万,沙捞越人口为 245 万(该岛马来西亚部分人口为 610 万)。文莱的人口为 455 850 人,鉴于苏丹国面积较小,这个数字相对较大。
救济
婆罗洲与巴厘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一起,在第四纪冰期结束和海水上涨之前是亚洲大陆的一部分。这个半岛一直延伸到越南东南部。如今,这些岛屿构成了巽他大陆架的可见部分,是大陆的水下延伸部分。巽他群岛大部分是山区,其余部分则是广阔的平原,特别是在沙捞越和中加里曼丹。这些平原上生长着茂密的赤道森林、冲积平原以及沿海的沼泽地区。几座山脉从岛的东南部延伸到西北部,构成了婆罗洲的中部脊梁。加里曼丹的穆勒山脉(Pegunungan Muller)和沙巴的克罗克山脉(Banjaran Crocker)是其中最重要的山脉。京那巴鲁山位于婆罗洲岛东北端的克罗克山脉,是婆罗洲的最高点,也是马来西亚的最高峰,海拔 4095 米。它的主峰洛氏峰曾经估计高度为 4,101 米,但 1997 年一次新的、更精确的卫星测量将其官方高度降低了 6 米。京那巴鲁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并印在沙巴州的州旗上。该岛的其他最高峰是沙巴州的特鲁斯马迪山(2,642 米)和加里曼丹登加州的武吉拉亚山(2,278 米),其次是沙巴州的古农穆鲁克妙山(2,084 米)和古农瓦基德山(2,066 米)。虽然婆罗洲被活火山带所环绕,但却没有活火山或死火山。
洞穴
沙捞越岛拥有庞大的洞穴网络。在沙捞越,古农木鲁国家公园(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的洞穴系统由数百公里长的地下长廊、无数的隧道和密室组成。清水洞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地下河。三百多万只蝙蝠在雄伟的鹿洞中安家,鹿洞的入口高达 146 米!该洞穴于 1978 年首次被勘探,2010 年一支探险队又发现了长达 350 公里的洞穴。据估计,这个洞穴系统至今只有 30% 被探索过。戈曼通的二十多个石灰岩洞穴位于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心,距离山打根镇不远,位于沙巴州的京那巴丹干保护区内。这些洞穴因为燕子提供栖息地而闻名,燕子筑的巢因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而成为东南亚地区特别受欢迎的美味佳肴。位于京那巴丹干地区的阿古峇都图隆(Agup Batu Tulung)洞穴坐落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因为洞穴中埋葬着约 100 座古代墓葬。在加里曼丹的桑库里朗-曼卡利哈特岩溶地区,有数千个洞穴,在这些洞穴中发现了古代灭绝动物的骸骨。在这些洞穴中,有一个卢邦杰里吉萨雷石灰岩洞穴群,里面有数百个赭红色的手绘轮廓,其历史可追溯到 5.2 万年前。这个考古遗址还发现了有趣的洞穴壁画,其历史可追溯到约 4 万年前。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幅 1.5 米长的壁画,描绘的是一头来自东南亚的小型野牛--班腾(或腾巴多)。
水文地理
水在婆罗洲无处不在:婆罗洲四面环海,大部分地区被赤道雨林覆盖,全年降雨量很大。婆罗洲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河流和溪流组成,这些河流和溪流从中部高地辐射开来,沿海岸线流入三角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道网络,往往是通往某些地区的唯一通道。这些水道是贸易的必经之路,对沿河两岸兴起的许多村庄的居民来说也至关重要。最重要的河流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位于加里曼丹岛巴拉特省的双溪卡普阿斯河(Sungai Kapuas)是婆罗洲最长、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沙捞越边境,在坤甸附近流入南中国海,全长 1,143 公里。卡普阿斯河是婆罗洲西部的主要水道,尤其被伐木工人用来运输内陆砍伐的木材。巴里托河(Barito River)是婆罗洲第二重要的河流,全长 1,090 公里,流经加里曼丹森加(Kalimantan Sengah)。它发源于穆勒山脉,向南流入爪哇海。它最大的支流是马塔普拉河(Martapura River)。在加里曼丹岛东部,马哈卡姆河(Mahakam River)流经加里曼丹帝汶省,是岛上第三长的河流(980 公里)。该岛马来西亚部分的主要河流拉让河位于沙捞越。它全长 564 公里,也是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沙巴最大的河流是双溪基纳巴丹干河,发源于克罗克山脉,流入苏禄海。它全长 560 公里,流域面积达 16,800平方公里,几乎覆盖了沙巴州 23% 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