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品

广东地区的菜肴可能是西方最著名的,因为它是由移民到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中国家庭出口的。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 "八大菜系"(Bādà Càixì)的一部分。1644 年明朝灭亡后,宫廷大厨纷纷逃往广东,粤菜的精致由此可见一斑。

广东人喜欢快速烹饪,这样可以保留食物的自然风味和色泽:这就是炒菜或蒸菜的原因。他们避免使用过于浓烈的辣椒和香料,而是尽量将食物的味道和颜色融合在一起。这些调料包括酱油、芝麻油、蚝油、黑醋、虾酱、发酵豆酱,还有浓郁的烟熏海鲜酱和烧烤时使用的甜烧汁。大蒜、葱、姜和五香粉(一种由八角、丁香、桂皮、花椒和茴香籽制成的粉末)也很常用,但用量很少。

当地菜肴的食材种类繁多,其中有些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例如龟肉和蛇肉、整只青蛙、燕窝、海蜇、海参、鱼翅,以及自 1950 年以来香港一直禁止食用的传统狗肉。香港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每年人均消费 55 公斤猪肉。此外,还有鸡肉、牛肉和鸭肉,更不用说种类繁多的鱼类和海鲜了,为了保证新鲜,这些鱼类和海鲜通常都活生生地摆放在餐厅门口的水族箱里。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住宅面积往往很小,香港人自然养成了尽可能外出就餐的习惯,无论是在简单的路边摊和其他廉价食堂,还是在更传统甚至更高档的餐厅。不过,虽然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拥有许多知名餐厅,但一些乍看之下不起眼的地方,如著名的大牌檔,有时却是最好的,当然也是最实惠的。香港人的用餐时间与法国人相似,不过在大排档和街边小摊上,您随时都能找到美食。

百胜茶的乐趣

泡茶或喝茶是香港人必不可少的美食体验,而点心(蒸或炸的小点心)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美食家的乐趣所在,几乎有无限的变化。点心一般在上午和下午早些时候供应,由服务员用手推车推着在餐厅内摆放。点心以三个或四个为一组,装在小圆竹篮里,供大家分享。在用餐过程中,当手推车经过时,您可以点菜。

在蒸点中,有经典的虾饺,虾饺是用小麦淀粉和木薯粉制成的糊状物,煮熟后会变得透明。饺子馅与虾饺非常相似,都是肉馅、腌萝卜和花生米。烧卖类似于小塞子,部分用糕点包裹,里面填满了肉和虾。Cheong fun是一种米粉卷,馅料是釉猪肉、大虾和/或蔬菜,然后淋上酱油。包子是一种馒头,通常以釉猪肉为馅,也有其他馅料(猪肉碎或鸡肉碎、卤芥菜、蔬菜等)。

但也有许多油炸点心,如饺子,在法国被称为 "小笼包"(pâtés impériaux),相当于中国的 "越南饺子",馅料是碎肉和蔬菜(白菜、胡萝卜、萝卜等)。福贝饺非常相似,但馅料是用 "豆腐皮 "卷成的,"豆腐皮 "是在制作豆腐时去除豆浆上形成的薄膜而得到的。Ham sui gok是一种用糯米做成的橄榄球形状的油炸圈饼,内馅是猪肉糜和蔬菜。非常酥脆的五谷是用芋头(一种热带块茎)做成的馅饼。典型的香港点心是在吐司上涂上虾泥,然后油炸。此外,还有一些烘焙点心,比如炭烧苏,这是一种以漆猪肉为馅的酥皮点心。

此外,还有一些当地人非常喜欢的点心,如非常奇特的凤爪。您至少应该品尝一次这种美食,它是由鸡爪做成的,鸡爪质地坚硬,需要先煮后炸,最后用糖醋汁煨制而成。令人惊讶的是,萝卜糕(lo bak gou)是一种相当绵密的萝卜糕,切片后油炸。最后,卤肉饭是一种荷叶包,里面塞满了糯米、鸡肉、腊肠和蘑菇。

香港经典美食

除了点心,粤菜还有许多其他美味佳肴。烧味"一词包含不同种类的吐司烤肉,在许多餐馆的橱窗里都能看到。其中最有名的是漆猪肉或烧味。猪肉块(通常是肩肉或腹肉)涂上蜂蜜、五香粉、发酵豆酱、酱油和米醋的混合物,然后在火上烤制(传统做法)。此外,还有与北京烤鸭类似的鸭肉(烧鸭)、加了大量酱油的鸡肉(烧卖)或外皮非常酥脆的猪肉(烧肉)。

非常受欢迎的 "白 "鸡(baak cit gai)不是烤的,而是水煮的,配上以葱姜(gēung yùng)为主的芳香酱汁。其他菜肴包括糖醋排骨(tang cu pai gu)或糖醋炸猪肉(gu lao rou),糖醋炸猪肉通常用辣椒和菠萝点缀,在世界各地的中餐馆里随处可见。烤乳猪是特别场合的流行菜肴。中式火锅在广东显然非常受欢迎,与四川火锅的辛辣不同,香港的中式火锅是用清淡但非常芳香的汤汁烹制的,客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汤汁中放入各种食材:肉条、鱼、海鲜、内脏、蔬菜、蘑菇、豆腐等。

鱼类和海鲜显然是最受欢迎 的,比如一直很受欢迎的椒盐 鱿鱼。炸大虾的变体被称为 "椒盐小虾"。酱油-生姜-葱的混合物与扇贝、大虾和全鱼一起食用尤其受欢迎,蒸熟后可以保持鲜味。Yú wán是一种鱼丸,通常与汤面一起食用。咖喱鱼丸是一道印度风味的菜肴,鱼丸蘸着辛辣的椰奶酱食用。

米饭当然是香港人的日常主食,可以是原味米饭,也可以是调味米饭。著名的 "粤式米饭 "在法国很常见,据说源自当地的扬州炒饭食谱,饭上点缀着釉里红肉丁、煎蛋块、豌豆、葱,有时还有大虾。此外,还有博仔饭,即在砂锅里焖入肉和/或蔬菜的米饭。最受欢迎的馅料是腊肠,即糖醋腊肠。

面条也很受欢迎。在世界各地的中餐馆里,烩面是必点的菜肴,由小麦面条、肉、虾、蔬菜和酱油组成。Chow fun是大米粉,通常与牛肉和豆芽一起炒。伊面是加鸡蛋的小麦面条,通常配以海鲜。最后,云吞是蒸饺,通常以猪肉糜或大虾为馅,作为点心食用,或与面条和西兰花一起煮汤。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的"推车面"一词并不是一种食谱,而是一种小型面食摊点,通常是流动的,在那里,美食家可以自己选择酱料和馅料,制作自己的菜肴。

探索澳门美食

虽然澳门的烹饪传统主要以粤菜为基础,但在 1557 年至 1999 年期间,葡萄牙人在该地区的存在产生了最早的融合美食,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欧洲、非洲、美洲和印度的元素,反映了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广阔和国际化。一般来说,澳门菜谱中会加入多种香料,包括姜黄、辣椒和肉桂,还有辣虾酱(balich ão)和干鳕鱼(bacalhau)。椰奶在中国非常罕见,但在这里却比较常见。

此外,这里还有 "cha gordo"(意为 "肥茶")的传统,与广东的油茶有部分相似之处,但在生日、婚礼、出生和圣餐等特殊场合庆祝时更为特别。除了茶,还有一些小吃,如bolinhos de bacalhau,这是一种加土豆的鳕鱼肉饼,类似于西印度的鳕鱼肉饼。此外,还有一些比较丰盛的菜肴,如用大虾、粉丝和巴里查做成的汤sopa de lacassá,或用香肠、腊肠、熏肉、萝卜、胡萝卜等做成的炖菜tacho

另一道经典菜肴是剁碎牛肉(minchi),这是一种用酱油和辣椒调味的剁碎牛肉和蔬菜的混合物,放在米饭上食用,上面通常会放一个煎蛋。其他菜肴还包括galinha à Portuguesa(用咖喱和椰奶汁炖鸡,配土豆)或galinha à Africana(用皮皮辣椒腌制烤鸡),这道菜可能起源于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在那里这种辣椒被广泛使用。此外,还有一种炖鸭子(pato de cabidela),这种鸭子的洋葱、醋和香草酱汁是用鸭血勾芡的。在旅途中,您还可以试试猪排包,这是一种软面包卷,里面夹着炸猪排。

甜点、饮料和烈酒

在香港和澳门之间,甜食也受到西方的影响。葡式蛋挞(Pastéis de Nata)起源于葡萄牙。与之颇为相似的是香港蛋挞(dàn tà),在香港所有的茶餐厅(糕点店)都有供应。此外,还有许多糕点和小蛋糕,如菠萝包波罗包,其外皮酷似菠萝皮。不要与菠萝蛋糕混淆,菠萝蛋糕是一种长方形酥皮饼干,内含蜜饯菠萝泥。此外,还有杏仁饼(lo por beng)和绿豆糕(bakpia),绿豆糕一般是用绿豆沙做馅,而绿豆糕则是用杏仁做馅。花糕是蒸熟的小米粉糕,象征着繁荣昌盛。

月饼(yuèbǐng)是与中秋节有关的糕点,口感酥脆,上面装饰有表意文字,馅料是绿豆或莲蓉,有时也有咸蛋黄或干果。糯米糍是香港特有的小汤圆,馅料是芝麻酱、绿豆或花生,然后卷上椰蓉。姜汁冻是一种用姜汁凝结牛奶制成的奶油冻。此外,还有更多具有香港特色的现代甜点,如jī dàn zaǐ(将华夫饼做成小球,上面放巧克力、抹茶和豆沙)或芒果柚子西米露(用西米球(一种棕榈淀粉)做成的布丁,上面放柚子和芒果泥)。香港人还对抹茶情有独钟,用抹茶为冰淇淋、蛋糕、布丁和饮料调味。

茶是中国饮料中的极品,与香港和香港地区密不可分。本地人一般喜欢喝类似红茶的略微发酵的浓茶,但香片茶或茉莉花茶也很受欢迎。其他受欢迎的茶包括菊花茶(实际上是一种泡茶)和二十四味茶(由桑叶、竹叶、薄荷和金银花制成)。然而,英国的长期存在改变了当地人的习惯。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香港奶茶,这是一种加糖或不加糖炼乳的红茶。这当然是英国人的发明,因为中国人传统上不在喝茶时加牛奶。与咖啡混合后就成了元宵,可以热饮也可以冰饮。泡沫红茶原产于台湾,在香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虽然酒精饮料种类繁多,但饮酒量仍然不高,尤其是在有声望的活动中,酒精饮料仍然很受欢迎。长期以来,香港一直保持着白兰地人均消费量最高的纪录。当然还有从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威士忌和葡萄酒。啤酒是各阶层香港人最常饮用的酒类。受欢迎的品牌包括生力啤酒、嘉士伯啤酒、青岛啤酒、科罗娜啤酒和蓝姑娘啤酒。黄酒是一种谷物酒,一般用大米酿制,酒精度在 15 至 20 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