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史的前奏

香港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96 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摄制组来港拍摄电影之初。但直到 1909 年,总部设在上海的亚洲电影制片厂才在香港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由电影制片人兼演员梁少波执导、香港电影未来的代表人物李北海主演的《抢烧鸭》 标志着第七艺术在香港迈出了第一步。四年后,亚洲电影制片厂的创始人、美国人本杰明-布洛斯基(Benjamin Brosky)与后来成为香港电影之父的李民伟共同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制片厂--华美制片厂。1924 年,李民伟制作了香港第一部故事片《胭脂扣》,该片取材自蒲松龄在18世纪创作的著名奇幻故事集《聊斋志异 》中的一个寓言故事。

20 世纪 30 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以及该地区相对于中国的特殊地位导致了新的生产结构的出现。1925 年,邵逸夫兄弟润杰、润梅和润德联合创办了天一电影公司,该公司后来于 1958 年成为著名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这家制片厂和其他制片厂鼓励发展武侠片、历史武侠片和粤剧。

功夫及其他

20世纪下半叶,香港电影在保持战前已确立的首选类型的同时,制作了越来越多的电影。20 世纪 60 年代,演员兼歌手叶凤钰在粤剧中大放异彩。尽管与国泰电影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但邵氏兄弟的制片厂规模不断扩大,制作的电影也越来越有影响力,国泰电影公司也以每年 200 多部电影的速度制作武侠片、功夫片和剧情片。最终,邵氏电影公司在 20 世纪 70 年代占据了上风,以《铁手》(1972 年)、《少林刽子手》(1977 年)和《五毒 》(1978 年)等旗舰影片普及了华语功夫片,所有这些影片都受到了国际观众的追捧。在这一时期,功夫也在银幕上出现了第一位超级巨星。李小龙在美国的事业没有起色,但由于前邵氏高管创办的嘉禾制片厂,他来到了香港,并凭借《大当家 》(1971 年)和《侠盗 联盟》(1972 年)成为国际巨星。也正是嘉禾签下了成龙,开创了长达 20 年的银幕和票房爆炸式增长。在随后的岁月里,香港电影继续征服世界,在邻国播放的影片越来越多,但也有质量可疑的影片充斥国际市场。在这股电影浪潮中,香港新浪潮已初见雏形,其中不乏明日之星。

从 90 年代至今

徐克、吴宇森、张曼玉、王家卫--这些名字对于红地毯上的影迷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曾凭借《情迷意乱 》(2000 年)等影片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该片还获得了凯撒最佳外语片奖,男主角梁朝伟也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该片是王家卫的代表作,由香港女演员张曼玉主演,张曼玉曾在亚洲和欧洲巡回演出,并在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的《伊玛-薇普 》(1996 年)中扮演女主角之一。与此同时,吴宇森凭借与约翰-特拉沃尔塔和尼古拉斯-凯奇合作的《Volte-Face 》(1997 年)成为世界著名导演,之后又拍摄了《碟中谍 2》,将《碟中谍》系列推向票房新高。

尽管如此,世纪之交的香港电影业却因受到回归的猛烈冲击和自身不成比例的增长而走向衰落。邵氏影城于 2010 年代关闭,现已荒废。不过,一些城市探险家还是毫不犹豫地踏进了邵氏影城的大门,这些即兴而又引人入胜的探访成果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见证了国际电影没落的辉煌。

标志性镜头和大型机器人

自 2010 年代以来,香港和澳门成为众多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地,这主要是因为香港的天际线与美国主要城市的天际线极为相似。例如,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侠》三部曲第二部就使用了香港的几个标志性地点,其中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在《黑暗骑士 》(2009 年)中饰演的黑暗骑士就是从这里起飞的。其他在香港停留过的名人还包括《择日再死 》(2002 年)中的詹姆斯-邦德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迈克尔-曼的《黑帽 》(2015 年)中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斯诺 登》(2016 年)中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捉妖》(2017 年)中的斯嘉丽-约翰逊。但毫无疑问,机器人和巨型怪兽在香港湾的亮相给影迷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比如《哥斯拉大战金刚 》(2021 年)中的哥斯拉。这些巨型战斗让人想起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的《环太平洋》(Pacific Rim ,2013 年)和迈克尔-贝(Michael Bay)在《变形金刚:绝迹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2014 年)中编排的场景。从九龙到澳门,再到新的地区,好莱坞绝对乐于蹂躏这些摩天大楼。

节日和亮点

要在香港尽情享受电影带来的乐趣,您会有很多选择。但千万不要错过参观 2021 年在香港开幕的亚洲电影博物馆 M+。同样,如果您在春季到访该地区,请留意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活动安排。香港国际电影节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也是探索当代亚洲和国际电影多样性的理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