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流行曲
粤语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标志着西方流行音乐进入中国。20 世纪 20 年代,一种名为 "四人帮"的国语曲目诞生了。它是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对上海这座城市产生了重大影响。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共产党淡化了这一趋势,许多移民逃到香港,那里出现了以音乐为基础的经济,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在此之前,由于缺乏技术资源,普通话流行音乐的发展缓慢。多亏了香港的唱片公司,公众越来越喜欢本地音乐和流行音乐。以至于在为电视剧推出歌曲《大话西游》时,一炮而红。随后,Mandopop(用普通话演唱)和 Cantopop(用广东话演唱)开始受到关注,并在 20 世纪 70 年代达到顶峰。
许冠杰是粤语流行音乐的先驱之一,梅艳芳和张国荣也是粤语流行音乐的先驱之一。他们既是歌手,也是演员和电视名人。在中国一统天下的时代,粤语流行音乐成为一种身份的标志和民众的自由之风。香港流行音乐("Hong Kong popular music")受到爵士、摇滚、蓝调和西方流行音乐等国际风格的启发。
2000 年代,粤语流行音乐走出香港,开始引起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的兴趣。如今,粤语流行音乐已成为这个大都市中最流行的音乐类型。
中国传统音乐和地方音乐
在中国,最早的音乐文本可追溯到公元前 500 年。这种艺术形式既用于宗教目的,也用于政治目的,很快成为民间艺术,并逐渐成为地区性的节日和仪式的伴奏。中国国家成员甚至到农村去听歌,了解民情。香港也不例外,琵琶、古筝、二胡和笛子 等乐器的发展使香港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受益。
中国传统音乐的显著特点是五声性,即用五声音阶谱曲。独奏或小合奏时,音乐无法读出,只能通过传统传承。这些传统因地而异。
在香港省的音乐传统中,粤语 "南音 " 是一种由说话者演唱的叙事歌曲。在二十世纪以前,盲人的表演是为公众提供娱乐。
广泛的古典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绝非香港独有,而是在这座大都市无处不在。每晚都有无数音乐会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举行,大型交响乐团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些乐团包括香港管弦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和香港中乐团。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古典音乐在香港深受追捧,从学校开始,青少年学生就必须参加音乐课,这是必修课程的一部分。
地下场景
香港的历史表明,它在文化的某些基本方面仍然与中国其他地区截然不同。2019 年,一项承诺将逃离政治体制的移民遣返回中国大陆的法案引发了一场社会危机。这场运动已成为多学科地下场景的灵感源泉。它以音乐和坚定的口号为基础,具有高度的实验性和非结构性。嘻哈音乐走在前列。奥利维尔-聪(Olivier Cong)、科学面条(Science Noodle)、Clave 和秋子(Akiko)等名字都与这些活动有关,这些活动促进了本地艺术场景的发展,与来自欧洲大陆的中国潮流形成了对立。这就是所谓的 "Canto-rap"。这种音乐流派由独立唱片公司(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和本地广播电台传播,并由它们推广本地艺术家。
至于电子音乐,张国荣和梅艳芳等粤语流行音乐艺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试图重新混音其原有风格,其他作曲家如JNYBeatz和Claudia Koh也在近年崭露头角。无论如何,在香港不难找到可以跳舞或发掘新 DJ 的夜总会。爵士乐俱乐部也是如此。这些地方的装潢原始而工业化,保证能给您带来精彩的发现和独特的艺术享受。
粤剧
除了近年来港澳地区举办烟花、投影和音乐等盛大声光表演的传统外,香港还依赖戏曲和戏剧等艺术。
粤剧是祖传艺术。粤剧结合了音乐(或唱腔)、戏剧、杂技和武术,在中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这种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香港和澳门,2009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胡、扬琴和琵琶等传统乐器的音符点缀着故事情节。这种戏曲又称越剧,共有近 6000 个曲目,至今仍在香港许多场所演出。
好奇的人可以去西曲中心看看,这是一个表演艺术中心,设有粤剧区和中国传统戏剧区。它的建筑风格绝对不会让人错过.....!
几代粤剧艺术家在粤剧舞台上崭露头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包括在 20 世纪 40 年代帮助粤剧艺术更广为人知的薛娇仙和马师曾,以及在转向粤剧之前以粤语流行曲起家的当代人物谭咏麟。
要进一步了解这种对广东传统非常重要的多领域艺术形式,欢迎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的"粤剧文物馆",这是一个以粤剧为主题的常设展览。
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而言,它就像古雅典的希腊悲剧和印度的梵剧一样不可或缺。虽然中国有 300 种不同的戏剧流派,但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戏剧传统。中国的各种政治危机使戏剧(称为 "西曲 ")受到不同程度的欢迎。时至今日,中国戏剧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剧目也依然丰富多彩。
现代戏剧(口语形式称为 "花戏")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与传统戏剧相比更具诗意和抽象性。近年来出现了一场前卫运动,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剧作家和观众。这些剧目以当代人的生活为主要题材,其中最杰出的人物无疑是享誉国内外的孟京辉。
舞龙和现代舞
中秋来香港的游客可以欣赏到舞火龙。在大坑区,约有 300 名居民抬着一个巨大的发光木偶,连续舞动三个晚上。舞火龙时还伴有鼓声。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除中国传统舞蹈外,现代舞也在香港崭露头角,尤其是香港舞蹈团,自 1981 年以来,该团一直致力于创作原创现代芭蕾舞剧,并在世界各地演出,展现了传承自香港文化的前卫风格。20 世纪 40 年代,随着共产党执政,芭蕾舞在中国兴起。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曾是一名舞蹈家,她用舞蹈来歌颂政权的辉煌。因此,舞蹈在这一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在这些政治观念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这一现象的后果之一无疑是 "广场舞"(又称 "公园舞")的大量增加,这种舞蹈将妇女(通常是高龄妇女)聚集在一起,围绕着放置在公共场所的收音机或扩音器。这种舞蹈在香港非常普遍,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业余舞者每天都会聚在一起,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在追随这一潮流。2018 年,一项研究估计,中国有超过 1 亿人经常在公共场所跳舞。而且各种风格的舞蹈都可以跳!探戈、或多或少的粤语流行舞或其他交谊舞......有时会教授舞步,但最重要的是,舞蹈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