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万幢摩天大楼之城

香港以其壮观的天际线闻名于世,到 2024 年,香港将拥有近 50,000 幢建筑物,其中包括 10,000 幢 14 层以上的摩天大楼。这相当于纽约高度的两倍,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摩天大楼中,被称为 ICC 的环球贸易广场(484 米,108 层)是香港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上第 13高的建筑。在香港岛,415 米高的国际金融中心 1 号和 2 号楼(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香港有别于其他超级大都市之处在于,这些建筑的密集程度令人惊讶。事实上,在 1100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40% 被列为自然保护区,而建筑区仅占全港面积的 25%!这意味着在 2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 750 万人口,实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7 200 人。香港的摩天大楼,无论是略显破旧的,还是超现代的,都不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而且还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演变故事。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香港经历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对住房和办公楼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绰号 "怪兽大厦 "的益昌大厦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是为来港工作的中国移民而建。这座在多部电影中出现过的建筑群可容纳 10,000 人。

中英文化交融

香港是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其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 1841 至 1997 年间 156 年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特融合。在香港的许多地标性建筑中,都可以看到英国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例如建于 1912 年的立法局(拥有科林斯式圆柱和宏伟穹顶)、西港城、圣约翰座堂和礼宾府(拥有新古典主义外墙,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花园,曾是英国总督的官邸)。现在,它是行政长官的主要官邸。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也在这里大放异彩,尤其是散落在城市和岛屿上的寺庙、市场和公园。文武庙是香港最古老、最美丽的庙宇之一,其弧形青瓦屋顶、木雕和红灯笼是中国建筑的完美典范。这座供奉文神和战神的圣地,是繁华上环区中心的一片精神绿洲。九龙志莲庵寺旁的南莲园是中国唐代园林的典范,园内有木亭、池塘和精心修剪的植被。

小贴士:我们已经规划了文物路径,您可以自行探索这些标志性建筑。我们建议您沿着中西古迹径(上环路线的 A 段和 B 段)游览。

风水的影响

风水,字面意思是风和水,是一门古老的中国艺术,旨在使居住空间与环境中的自然力量相协调。在香港,风水被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从结构的朝向到房间的布局都会受到影响。摩天大楼的承包商或建筑师通常会请风水大师来确保他们的项目拥有良好的风水,因为风水不好可能会带来经济影响,就像力宝大厦的情况一样,由于被认为风水不好,该大厦的办公室一直难以招满人。中国银行大厦由建筑师贝聿铭(I. M. Pei)设计。中国银行大厦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是这座城市最知名的建筑之一,但由于其尖锐的角度而引起争议。相比之下,它的邻居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汇丰银行大厦(HSBC Tower)却因其极佳的风水而闻名遐迩,原因之一是其底层是开放式的,可以让空气流通。另一个例子是国际金融中心(IFC),从设计阶段开始,风水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方位、入口布局、塔楼形状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正能量的流动,从而吸引繁荣和成功。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龙门是香港某些建筑中的长方形大开口,目的是让龙在山顶和大海之间循环,以免打扰其宁静。

未来的建筑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可持续性。随着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需要,香港必须重新考虑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使其更加环保,因为香港 60% 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建筑物。为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香港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利用智能外墙、太阳能电池板、自然通风系统、绿色屋顶和雨水再利用等技术。在金钟,将于 2024 年竣工的最后几座大楼之一亨德森大楼就采用了许多此类技术。

另一个关键挑战是在城市扩张中保护文化和历史遗产。新旧的和谐融合对于保持香港的独特身份至关重要。近期的一些项目,如将前香港监狱和警署翻新为 "大观--文物艺术中心",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自 2018 年开业以来,这座建筑群已成为香港的主要景点之一,将博物馆、咖啡馆、餐厅和商店汇聚在一座经过翻新的精美历史建筑中。